<code id="jqt7c"></code>

<object id="jqt7c"></object>
  • <strike id="jqt7c"><sup id="jqt7c"><acronym id="jqt7c"></acronym></sup></strike>

    1. 小土豆 大產業

      18

      06
      2019

      2.jpg

      深冬季節,正是馬鈴薯粉條生產最忙碌的時候,位于長嶺縣“農投吉薯”產業園的晾曬場,一排排粉條潔白如玉、細膩潤滑,在陽光下顯得晶瑩剔透。這是從西伏山村“喬遷”來的粉匠杜友軍今年“拍”出的第一批粉條。在這個產業園內,不僅有三青山傳統粉條的手工作坊,還有現代化的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在這里,將推進馬鈴薯“育、繁、推”產業項目開發,走出一條發展之路,把吉林“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強

      1.jpg

      手工粉坊制作的馬鈴薯粉條在晾曬場晾曬

       

      潛力巨大的馬鈴薯產業

      馬鈴薯是世界上稻米、小麥和玉米之外的“第四口糧”,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全球馬鈴薯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2000萬公頃左右,種植馬鈴薯的國家和地區有150多個,中國、俄羅斯、烏克蘭、印度四大生產國占世界種植面積的一半,中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居世界第一。

      馬鈴薯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維生素含量最全的,特別是馬鈴薯中含有禾谷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被譽為“全營養素”食品。

      2015年,國家農業部開始啟動馬鈴薯主糧化開發戰略,積極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提升馬鈴薯產業化水平。2016年2月,農業部印發了《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使馬鈴薯逐漸成為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

      我省中西部平原地區具有適于馬鈴薯種植的沙壤土和氣候條件,土壤疏松,土質肥沃,早春溫度回升快,六七月雨量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馬鈴薯的生長,產出的馬鈴薯不但表皮光滑、淀粉含量高,而且薯塊腐爛率和蟲蝕率低,是得天獨厚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雖然我省的馬鈴薯主產區的種植面積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然而,由于缺少大型的馬鈴薯精深加工企業,多數是一些年加工量在2萬噸左右的小企業、小作坊,導致大部分馬鈴薯以原材料形式銷往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產業附加值和利潤大大流失。

      有馬鈴薯種植大戶算了一筆賬,種植馬鈴薯純收益最高可達到1.5萬元/公頃,1公頃馬鈴薯的利潤能抵3公頃玉米。隨著國家改革玉米收儲政策實施,面對玉米去庫存壓力,農民種植玉米的收益大幅下降,我省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已勢在必行。發展馬鈴薯深加工產業,不僅可以助力我省農業供給側改革,還將對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形成巨大推力。

       

      在我省,亟需形成一條完整的馬鈴薯產業鏈

      3.jpg

      園區內淀粉加工企業生產的馬鈴薯淀粉

       

      資本介入形成新鏈條

      吉林省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現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潛力,結合國家大力推動實施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搶占先機,推動其子公司吉林省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對我省馬鈴薯加工領域的龍頭民企——吉林省天船農業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通過“基金產業混改”的發展模式,加快推進馬鈴薯“育、繁、推”產業項目開發。

      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子華認為,馬鈴薯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而且馬鈴薯產業也符合農投集團“優先做好農業產業體系,帶動和支撐農業生產體系和農業經營體系,實現農業‘接二連三’產業融合”的發展目標。

      “混改”后的天船農業公司開始設計接下來的路線:在馬鈴薯種薯、種植和深加工領域,將形成全產業鏈開發,為農民提供優良脫毒種薯,訂單農業回收,開展馬鈴薯深加工,生產馬鈴薯精淀粉、全粉、變性淀粉、薯條、薯塊等下游產品,在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引領下,做強我省馬鈴薯產業。

      “全國馬鈴薯淀粉需求量高達80萬噸,而產量只有50萬噸,缺口很大。”天船公司總經理馬野信心滿滿。在他看來,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最具發展機遇的新階段。

      建設農業現代化、搶抓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機遇、順應國家環保督察形勢要求,這都是農投集團和天船公司已經開始行進的方向。接下來,如何把馬鈴薯產業優先做成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鮮活樣本,則是要落到實處的行動。

      4.jpg

      產業園內污水處理設備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現代與傳統的最佳結合

      長嶺縣三青山鎮生產馬鈴薯粉條,有著200多年的悠久歷史,以潔白、清香、耐燉、風味獨特而遠近聞名。三青山鎮有100余家傳統手拍粉加工作坊,“三青山粉條”以其傳統工藝、口感好享有盛名,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馬鈴薯在進行深加工的同時,會產生蛋白特有的氣味,也會排出大量污水。三青山鎮由于沒有環保污水處理設備等原因,致使200多年形成的粉條產業始終沒有得到長足發展。因為對附近河流污染嚴重,2018年秋季,三青山鎮的作坊被全部關停,生產設備全部拆除,令拍了幾十年粉的粉匠們一度倍感沮喪。

      經過與長嶺縣政府的協商,天船農業計劃將長嶺縣域內的馬鈴薯加工企業和小作坊業主整合到“農投吉薯”產業園區,統一采用園區的加工和排污設備開展生產經營,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和水污染問題,而且有助于集中打造縣域品牌,同時還一舉化解了我省西部地區馬鈴薯銷售難的問題。

      杜友軍就是2018年11月第一批搬進產業園區內的粉匠,一入駐就開始了熱火朝天的生產。過去他每年最多能生產15萬公斤粉條,進入產業園后,淀粉和馬鈴薯全年供應,他預計今年可以生產30至35萬公斤粉條。杜友軍告訴記者,“由天船農業提供廠房、設備,我們這些原三青山粉條作坊業主提供技術、銷路。”雙方共同進行馬鈴薯手拍粉生產、建設“農投吉薯三青山粉條生產基地”。

      基地內不僅有標準化廠房,并配套上下水,還有烘干車間和晾曬場地。今年,園區計劃招募100戶手工粉匠,日產200噸粉條(使用淀粉200噸,馬鈴薯原料2000噸),并將粉條打包成標準化產品,走中高端品牌銷售路線,打造三青山手工粉條知名品牌。

      馬野粗略地算了一筆賬,農投吉薯三青山粉條生產基地建成后,年需馬鈴薯淀粉2萬噸,可帶動馬鈴薯種植農戶5000戶,總收入1億元,每戶年均收入1萬元。該項目生產規模年產水晶粉絲5000噸、粉條1.5萬噸,年銷售收入2億元,可實現利潤2000萬元。

      “農投吉薯”產業園利用第二產業的馬鈴薯淀粉加工、馬鈴薯全粉加工、馬鈴薯粉條生產等,帶動第一產業的馬鈴薯種薯研發、馬鈴薯種植。馬野說,“今年,市場銷售方面也將運用現代營銷模式,線上和線下全渠道推廣銷售,實施立足吉林、鋪向全國并積極開發海外市場的全域銷售戰略。”不斷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打造以“農投吉薯”品牌為核心的長嶺縣馬鈴薯集群,通過文化傳播、產業融合,大力發展長嶺縣馬鈴薯第三產業,推動經濟發展,帶動農民致富。

      一個馬鈴薯產業園的投產,不僅發揮了當地的資源優勢,解決馬鈴薯就地轉化問題,也為三青山鎮被關停的粉條生產作坊找到了新的出路,使具有百年歷史的三青山手拍粉產業傳承下去。

      楊華  本報記者:張力軍、馮超

      imtoken钱包下载钱包,imtoken创建钱包,软件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下载20安卓版